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风险提示 防范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聂国春)金融监管总局7月10日发布风险提示称,金融监管近期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通过混淆概念、总局不实承诺、发布风险防范隐瞒风险等虚假宣传手段,提示诱导消费者办理网络贷款。虚假宣传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主要有三大套路,诱导消费者要注意防范。网络 混淆概念误导贷款。贷款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利用言语误差,金融监管如以“分期缴费”“分期付款”替代“分期贷款”,总局有意误导或迷惑消费者在未充分了解服务内容和合同条款的发布风险防范情况下,完成线上签字或刷脸认证,提示签署网络贷款合同。虚假宣传过程中,诱导不法机构或平台可能通过诱导填写或技术手段窃取等方式收集个人信息,网络转卖给其他机构用于诈骗等非法用途,消费者面临个人信息被不当使用的风险。 不实承诺诱导贷款。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通过欺诈性承诺、夸大效果、杜撰信息,如宣传“包过拿证”“政策即将变化”“报名后国家有助学金奖励”甚至承诺就业保障等,引诱、催促消费者报名并办理贷款。在合同中模糊内容表述或设置极为苛刻且仅利于机构或平台的条款,比如若退费必须扣除高额违约金等,增加解约成本。有些机构或平台实为“壳公司”,主要目的是骗取钱财,无法提供实质服务,甚至不断变换地址逃避监管或法律责任。消费者发现被骗后,往往因机构跑路导致维权困难。 隐瞒贷款实际成本。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只宣传较低的表面利率、日利率、月利率,不披露较高的实际利率、年化利率、综合借贷成本,诱导消费者过度借贷。或者在宣传时模糊收费标准,故意隐瞒额外费用,实际操作中以“额外服务”“高端定制”、违约金等名义额外收费,导致实际支付的息费远超预期。 金融监管总局强调,消费者应提高警惕,理性分析高回报承诺,核实宣传真实性,拒绝各类话术套路。在选择服务时,消费者应优先考虑具有合法资质、信誉良好的机构,可通过官方渠道查询资质信息。办理业务时要谨慎提供个人信息,定期检查账户异常情况,发现信息泄露及时采取措施。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浅谈罗讷河谷葡萄园分级
- 单身一族七夕怎么过?厦门“一人食”餐厅成新选择
- 厦门新增光影主题公园 开启魔法森林探秘之旅
- 台積電ADR重挫5% 法說4大重點一次看|天下雜誌
- 农村二层简单别墅图设计问题与答案
- 选择未来 选择北玻——北玻股份2021年集团招聘开启,企业新闻
- 食品快速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探讨
- 如何挑到優惠房貸? 專家教你看重點|天下雜誌
- 酒店内一男子因患病割腕自杀 民警紧急救助
- 生物元素分析标准物质—豆粕、奶粉以及饲料类,拿来吧你!
- 厦门软件园体育中心今启用 可同时容纳1200人使用
- 台積電、三星之爭將如何演變?權威分析師曝:關鍵在「這一製程」|天下雜誌
- 节能门窗进行节能的原理 门窗节能可采用哪些技术,行业资讯
- 预计高级玻璃市场规模到2026年将达到953.695亿美元,国际动态
- 河南已建成村级光伏小电站4500个 覆盖贫困户近11万户
- 厦门交通执法部门凌晨出击联合执法 查获三辆超限货车
- 跑步真的伤膝盖吗?专家支招延长膝盖“使用寿命”
- 单身一族七夕怎么过?厦门“一人食”餐厅成新选择
- 房市轉冷是假的?央行為何再祭出第五波打房政策?|天下雜誌
- 茂名市茂南区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中心揭牌
- 搜索
-
- 友情链接
-